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杨明国
领域: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地点: 湖北 武汉
签名: 我们用智慧和真情打造人格魅力!
---大贵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503
  • 博客访问:1162952

专家文章

三农营销---中国农民的发展之路(节选) 2010-10-28

标签: 杨明国   营销  

 

三农营销----中国农民的发展之路(节选)
                                杨明国
 
                         2004年7月于武汉
 
4. 营销成了农民贫富的分水岭
 
从上述情况可以知道,我们的农民负担过重是因为收入太低。无论是有地农民还是失地农民,收入过低,生活艰难,负担就过重,不堪忍受。政府已作了大量工作,如税费改革、退耕还林、小康村建设、劳力转移等等,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农民的收入低了,就是把所有的政策性负担全免了,农民又能多多少钱呢,就是把所有的政策性负担全免了,农民也富不了,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人平三百多元的负担,其实与市场消费相比是不高的,我国现在好多公司的业务人员出差住一个晚上的酒店也花上四百多元。但这个负担确实与农民的收入相比高了。
4.1富裕的农民靠什么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为什么有的农民富了,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同样的政策,同样的领导,同样的起点,他们富了,靠的是什么?
1985年,江汉平原的一位农民挑着货担到恩施各县推销小商品,在一个村子的小卖部被我遇见,我问他一年能赚多少钱,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只说每年可以销售出去150多万元的小商品。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小商品来自浙江的义乌,利润可达30%左右,可想而知,这个农民每年能赚多少钱。这样的农民走乡串户,起步早,能吃苦,现在应该是"大款"了。
恩施阳坡村的一个农民,从搞三治开始学做田坎,到给机关单位做石墙,后来当上包工头,现在拥有一家建筑公司,已是数千万资产的大老板了。我们问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回答是:我要做、我会做、我能做。
一个农民从25元钱起家,从摆地摊开始,5年成了拥有13个门市的商家老板。这个农民除了能吃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研究农民需要什么,当地农民的需求成了他进货的基本理由。
一个内地的农民青年在福建打工,发现很多人要外出务工,就在福州开了一家职介所,三年把家乡的农民工输出了五千多名,随后又买了豪华快巴,开通了从家乡到福州的长途客运,几年时间就富起来了。
还有不少的专业大户、个体大户、农民企业家也都是在改革开放后一步步走过来的。
江浙一带的农民就更不必说了,他们到美国、到新加坡、到俄罗斯做生意,这些人也曾是农民。我们有的农民在为交三百多元的农业税而借贷无门,有的农民在女儿出嫁时送小礼就是轿车一辆,同在一个国家,同在一个小镇,甚至同在一个村子,他们却富了,他们在七十年代末也一样租有土地,他们说过负担过重吗?他们要求过减负吗?有的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有的将孩子送到贵族学校读书,他们说过学费高了吗?没有,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们富了,有钱了。
  他们靠什么富裕了?他们靠的是信息,靠的是头脑,靠的是现有资源的优化组合,靠的是在市场上拼搏的精神,当然他们也靠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然而,市场需求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市场需求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人,他们就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们富了,跟随市场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他们靠什么?一句话,他们靠的是营销。
4.2贫穷的农民缺什么
1999年4月,恩施州建始县委派出工作组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调查,笔者来到茅田乡的把戏砣村,该村一村民家四口人吃饭,1998年杀年猪11头,家中还存放有1997年的腊肉上百斤,自家吃不了就请村民到家帮忙种地,其主要目的居然是为了吃老腊肉,这是天大的笑话吧。当然,这家农民不是交不起农税的人,但绝不是富裕的农民,因为从他家的住房、衣着、家具等可以看出,他还是个贫穷的农民,我们还了解到他在银行没有存款也没有贷款。显然,他是个不知道把产品变成商品的农民,是个不知道销售的农民,当然是个不知道营销的农民。这个村年产腊肉可达几十万斤,就以这种方式消费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信息问题,把戏砣村山高地远,谁知道他家有这么多腊肉呢?腊猪腿在把戏砣是每斤3.8元,在茅田乡镇是每斤4.5元,在建始县城是每斤6至8元,到恩施州城是8到10元,到武汉就是每斤15至18元甚至20多元了,可是从把戏砣到武汉也只需要13个小时就到了。关键是谁来把把戏砣的腊肉卖到武汉,农民?不知道武汉的腊肉价格,工人?不知道世界上有个把戏砣村,商人应该知道,商人是天生的吗?不是,如果有人能把把戏砣的腊肉卖到武汉,这个人就是商人了。
笔者考察了相邻的六个村,竞然有相似之处。
总之,我们的农民还没有商品意识,没有这个观念,就没有销售行为,当然更谈不上营销了。
河南一个村子有300多农民在武汉卖烤红薯,把当地只有5分钱一斤的红薯变成1块5角钱一斤的烤红薯,我问过十五个街头卖烤红薯的农民,他们每天能卖三十多斤出去,生意好还能卖五十多斤,一个月下来能挣一千多元,这样的农民也不需要我们为他们减负了。
一个种菜的农民一年能种出几千元钱,一个卖菜的农民一年却能赚几万元。土豆在农家每斤只能卖0.2元,而在菜市场却高达1.2元,这中间的差价谁拿了?营销者。
一个在武汉小东门当搬运工的农民也能一个月挣800到1000元,但我们了解到,农村还有不少农民能扛200多斤重,却空有力气无处使用,为什么?没有营销观念,没有营销行为,所以,没有收入,当然贫穷了。
贫穷的农民缺营销。
营销首先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然后才能转化为行为,继而转化为经济效益。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个大市场,什么人不能用,什么商品销不出去,河北农民能将原来只能供做牛粪的玉米皮做成高级手袋卖到深圳,一公斤的玉米皮可加工成38元的手袋;山东农民也能让废弃的苹果树枝长出香菇,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有营销观念,有营销意识,并有营销行为。我们经常在武汉大街上听到有这样一个广告:麻辣鸭脖子,两块钱一个,味道好得很。在武汉市这样的人有三百多,每天能赚三到五十元,而这些农民又是为一家专做鸭脖子的农民销售的,据了解,这家鸭脖子店在几个城市都使用这种方法。一年可销售一个亿。他们原来不也是农民吗?今天怎样,他们还需要我们减负吗?我们还需要为他们免学费吗?不必要了
结论只有一句话,农民需要营销。
4.3富裕的农村靠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农村的状况,湖北巴东的神农溪原是个不长粮食的地方,一条小河两旁是绝壁,山峦起伏,可以说没几个地方能比神农溪再偏僻的了,如果要在这里种粮食,必穷无疑。可是,神农溪能与长江相连,被开发成了旅游区,并宣传到各大媒体,世界上好多国家的人都来漂流神农溪,神农溪的女人们提着篮子卖些小商品,生产一些旅游产品,有力气的男人们就开始拉纤、抬骄,如果你去旅游,不会走山路不要紧,这里有农民用骄子把你抬到漂流的起点,漂流到了中间站,游客们享受着当地的泡菜、油榨土豆片再加上合渣做成的盛宴,还有当地舞蹈撒呀呵,一席下来,直接成本不过二十元,售价一百元,你说这能不赚钱吗?于是,这个地方就搞活了,这个地方的农民不须要到外地打工,却一样享受着与世界交流的优势。《长江日报》报道,2002年,一日本女子看上了神农溪的一位纤夫,并与之结婚于日本。这则新闻只说明一个道理,就是神农溪被人们知道了,神农溪是旅游区。当然,这是营销的作用,一个地方需要营销,一个地方的富裕靠的是营销。
恩施鹤峰的八峰村也是这样,八峰人生产的八峰氨基酸走出了国门,卖到了日本,创到了外汇。这个小小的村子能用山里生长出来的各种药材生产出氨基酸,一个产业的兴起使八峰村的村民富起来了,八峰的村民可享受公费读书、公费医疗、公费住房等等,当然,八峰村的村民不用上交政策性负担与非政策性负担了。同县的长友鲜香菇远销韩国,也带动了一片农民致富,家家户户种香菇,自然就有钱可赚了。
八峰的营销做得好,蒋大为大约在氨基酸生产之前是不知道中国有个八峰村的,现在是不仅蒋大为知道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日本人也知道了,韩国人也知道了。八峰村的村民就富了。长友的营销做得好,也富了一大片农民。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这方水土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就需要营销。你不营销怎么知道你的目标市场在哪,你不营销怎么知道你要生产什么产品,一个地方的营销直接关系到这个地方的村民的发展。华西村早做出了表率,大邱庄也令人羡慕。
现在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关于一个城市的营销,一个地方的营销。事实上,我们的农村也要营销,毛主席的营销词我们今天还能记忆犹新,"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我们也看到许多农民的生活水平比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还高,这正说明一个道理,城市人并不一定比农村人过得好,生活水平高,关键是这个地方是否认真营销过。
"一个城市要想在平凡中突起,各显神通、各领风骚、独占鳌头,城市营销是基础,是推助器,是核心动力。 城市需要在原有的所有植物、建筑物、自然景观,尤其是作为主导地位软性人对它的设计、包装、广告、营销、管理,只有把城市在天然的基础上赋予了文化的、经济的、人文的因素,城市才能熠熠生辉,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城市营销,使万物复苏! "农村营销何尝不是这样呢?
巴东神农溪的个性化营销、资源的整合正说明这个地方的营销是成功的。八峰村就不用做旅游了,大山深处自有宝,开发出来就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奔小康问题。
赤壁生产的酒为什么取名为东坡酒。武汉在推出黄鹤楼烟的同时为什么又推出了黄鹤楼酒。"活力28,沙市日化"把产品与地方结合得多紧。回想当年,全国各地的商家到沙市排队购买"活力28",这为当时的沙市带来了繁荣。产品营销与地方营销是一脉相通。
4.4贫穷的农村缺什么
一个地方经营得好,与这个地方的领导有着直接的关系,更确切地说,与这个地方领导的营销观念、营销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到一个国家的营销,中国为什么要进入WTO,中国为什么能挣取2008奥运会,这都是营销的作用。小到一个村子,也是这样,宜昌的五峰有棵痒痒树,全武汉的人都知道,我就知道在建始的一个村也有棵痒痒树,下面还有一个山洞,洞里出来一股泉水,每到中午12点,这股水就涨潮了,能延续半个小时,然后又恢复原状,这也是神奇的一景了,可山外很少有人知道。不是说外面一定要有人知道这棵树、这个洞,而是我们有没有地方营销的意识。
有个村叫茶园村,这个村在解放前的茶叶是很有名的,所以这个地方就取名为茶园。解放前,这里的人挑茶叶步行一千多里到宜昌,卖了茶叶再步行回来,这里的人靠卖茶叶富过。可是今天的茶园村怎么样了,2001年我们来茶园村,一家比较好的茶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每斤售价5至8元,为什么其它地方的茶叶能卖到几十元一斤,甚至几百元一斤,而这里的茶叶只能卖这么低的价钱,为什么?理由是没有营销,不能认真分析产品,不能给产品定位,不能给产品好的包装,好的概念。这个茶园就只有其名而无其实了,反到成了"茶园村里无茶叶"了,所以,这里的农民依然贫穷得交不起农税。
其实,现在已经很清楚,一个产品要营销,一个群体要营销,一个地方要营销,一个行业要营销。"成功的营销取决于优秀的产品策略、合理的价格布局、畅通的分销渠道和灵活的促销政策"(5)。今天,我们有多少农民会做营销?我们有多少农村做过营销?我们有多少农业产品营销成功了?
试想,我们的农民如果能象卖海尔电器那样卖农产品,他们会不赚钱吗?我们的农民如果能象经营戴尔电脑那样经营农村,他们会不富吗?在政策一定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进入市场,掌握市场规律,学会经营本领,把握营销要素,这就是市场经济对农民的要求,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农村、农业长期发展的根本方法。
 
5."三农"营销__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办法
 
"三农"营销,就是农民营销、农村营销和农业营销。农业是我们中国的主要产业,应该鼓励更多的人热爱农业,投身农业,研究农业,开发农业,经营农业。这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
5.1农业营销
中国的农业需要营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必然趋势。
对外,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也明显加强,农业市场竞争已由国内竞争转向国际和国内双重竞争。中国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农业实现国际化已是中国农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尤其是 WTO对国际农业贸易保护主义一定程度的限制,也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国际化的发展。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各国农业按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在此基础上调整和重组国内农业资源,使农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和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双向流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过程,通过商品与劳务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国际合作等方式,形成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整体。在过去的50年特别是前30年里,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由于多种原因,与世界经济基本上是隔离的,相互影响小,但这又是导致中国农业和农村落后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开始走向国际化,中国农业的国际化既由经济全球化所决定,也将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中国农业在世界农业面前需要定位、需要包装、需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这就是说中国农业需要营销。
对内,农业是我们的根本,如何让我们的国民认识农业、热爱农业、投身农业,我们同样要营销,农业的发展不仅仅要靠农民,靠农村,要靠千千万万的各类人才来关心、支持,我们的农业投入什么,生产什么,产出什么,市场机会在哪里,这一系列的工作都要做,同样要营销。
农业营销工作做好了,商人知道市场机会在哪里,农民的产品有了市场,农村的经济才有希望,农民才能致富。
5.2农村营销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东西,土质各异,气候不一;山区平原,优势不齐;区域不同,文化有别。不同的农村应该有不同的经营思想和不同的经营方法。如果神农溪也要求种粮食,绝对行不通,毛主席早就说过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为什么还在"今天的村庄唱着过去的歌谣",还在众多的村庄唱着同一首歌谣。事实上,我们一千个村就要有一千个经营方法。怎么能一概而论。
南街村当初也曾把土地使用分配给农户,实行自由耕作。但是,据说其结果是:"部分人赚了钱,多数群众被骗,党组织腐败了。""在农民要求下",村党支部收回土地,购入农业机械,实行大规模集体经营,从加工小麦开始,发展了村营企业。今天,该村有方便面、包装材料、涂料等26个村营工厂,其中还有与日本合资的印刷厂及引进了德国技术的啤酒厂。
  在这20年中,该村的产值增长2000多倍,雇用了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1.1万人。相反,农业比重下降,只有70人在67公顷的耕地上工作。
  谈及成功的原因,王宏斌肯定地说:"是因为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集体经济。"他说:"人民公社的时候农民生产热情高,全国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南街村的经验似乎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向背道而弛,但是它却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停滞,农民收入从90年代后期起就难以增长。1985年城市和农村的收入相差两倍,而现在扩大到近3倍。
福建有个南岸村,全村上下都能做卷烟,村委书记带头做,村里富了,村民富了,户户都是千万资产,村里说要修桥,村民很快就把钱交来了,村里说要办学校,村民就积极参与,这个村从来就没有为要上交农业税发过愁。
其实,怎样经营一个村,是根据这个村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来决定的,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到市场的切入点,把自身资源与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关键。应该说,一切有利于农村发展的经营都是好的经营,一切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经营都是科学的经营,因为市场需要是用科学来研究的,南街村的经验告诉我们,敢于创新,敢于发展,就是与改革开放的思想相一致的。也是与中共中央的富民政策相适应的。
南街村能生产方便面,神农溪能旅游,八峰村能生产氨基酸等等。这是什么在起作用,是营销的思想在起作用。是营销的行为使他们成功了。
5.3农民营销
当我们看到中国农业的营销,中国农村的营销之后,就自然会想到中国农民的营销。南街村是在农民的要求下产生的,这说明南街村的农民需要今天这样的南街村,这也正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二十多年过去了,有的农民富了,有的农民穷了,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事实是:有营销思想的农民富裕了,有营销思想的农民发展了。
其实,在今天这个社会里不仅仅是农民需要营销,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营销,研究自己,研究市场,将市场需求与自我优势相结合。我们在人才市场看到一封封大学生热情扬溢的求职信,在职场上看到一个个求职者在研究公司的优势、特点,并制定新奇的求职方法时,我们就知道他们在做营销工作,是在做自我营销。大学生如此,我们的农民就更应该如此了。
中国农民的目标市场在哪,市场定位如何,是否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否能形成品牌效应,在中国进入WTO之后都是应该思考的问题了。我们的农民目前没有准确的定位,比如,农民是租地还是种地,还是经营地,这三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说租地,为什么村里的地一定要承包给村里的农民,一个地方的农民不能到另一个地方租地吗?山区的农民为什么不能到平原地方租地?有的人会种地,有的人会经营地。还有的人会跑市场,他们知道市场上需求什么,也知道农民应该种什么,而这些信息我们种地的农民就不一定知道了。中国人多,各地的农民也不一样的,甚至同是种地的农民,南方种地和北方种地的农民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把农民捆起来,而应该让农民各显其长,至少应该分成生产性农民,经营性农民和资源性农民吧。中国农民多,容易形成品牌,也容易影响发展。曾记得一度时期,俄罗斯反对中国货,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农民的形象是很重要的。中国农民的营销当然也就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前面谈了,农民的负担过重,是因为农民的收入太低,是相对过重。我们要解决农民的负担过重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农民的收入低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农民增收,就是要让农民更多地进入市场,将自己的技术变成商品,将自己的产品变成商品,将自己的资源转化为财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技术有人用,我们的商品有人买,我们的资源有人要。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营销。
所以,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办法就是"三农"营销。
 
6.怎样实施"三农"营销
 
实施"三农"营销的基本思路是:解除垄断、解放农民、整合资源、全农营销。所谓解除垄断,就是把土地资源让出来不由农民独家经营,实行国有土地,企业经营,农民种地。所谓解放农民就是让农民不再被土地束缚,让农民进入市场,城市人口可以种地,农村人口可以做工,实行城乡居民统一户口,自由择业,自由竞争。所谓整合资源,就是把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因素有效地组合起来经营农村,实施特色经营,打造农村品牌。所谓全农营销就是指"三农"营销,洞察市场需求,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农业经营,发挥最大效益。
6.1建立有效机制 让农业进入市场 
现状分析: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的农业也加入了WTO,中国农业的经营也应该进入WTO。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农业是否具有国际性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外国进口的粮食比中国本土产的粮食的价格还低,这说明我们的技术,我们的管理,我们的经营乃至我们的文化还存在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人,中国人以务农为耻已是历史悠久,农村人以考上大学,走出农门为荣,农村大学生一旦走出农村就再也不想回来了,从调查报告6可以看出,现在真正务农的是什么人。事实上,现在种地的农民不知道自己的土地施什么肥,对土壤的温度、湿度、酸碱度、松紧度的把握成度到底怎样,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地难种,不知道怎么把地种好,当然更不知道自己种什么能赚钱了,也就是说,农民不知道市场真正的需求,不能把市场需求与自己的土地资源对位,做到在土地不变的前提下产出最大化。所以,农民的收入低,这种农民当然交不起各种费用,部分农民还对新品种新技术有一种抵抗心理,可以说,我们的农民在种了几千年地之后,到高科技快信息发展的今天,准确地说会种地,不会经营地。用这种方式经营土地当然使中国的农业落后。从范进中举到今天的大学生入职,我们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待岗,却没有人能回到农村实实在在地种地、经营地,人人个个都以从农村出来了而扬眉吐气,更有甚者,部分农民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了与农业有关的专业而闷闷不乐,看着这一批批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跳农门还在延续。我们的农业谁来经营?我们的农业核心竞争力怎么形成?
农业是个大产业,与其它产业一样需要人才。
当然,我们还是有不少的人仁志士在为中国的农业操劳,有专家、有学者、有技术人员、也有经营人才,但他们不是象农民一样有土地的人,好多技术员学了技术没地做试验,没地做示范,这给我们的农业技术发展形成了障碍,这正是我们好多农业技术放在办公室得不到应用的原因。从这个程度来说,我们的农业还没有进入市场,农田被农民"垄断",农业还不是市场经济,这个资源在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头上不是平等的。我们号召国家干部到工业企业,到商业企业,我们培养MBA(工商管理硕士)到大中型企业,却很少听说要培养经营农业、经营土地的MAA(农业管理硕士),而是把中国这么大的土地交给平均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的农民来经营,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农民收入能高吗?我们的农业能不落后吗?我们的农民不接受培训还能经营土地吗?
解决办法:建立机制,分土地为自留地和经营地,现有农民按实有人数留足自留地,国家把经营地拿出来招标,全民具有平等经营权,但由政府实行资质考核,大学教授也可以承包土地,要象办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样办农业,吸引资金和人才,建立农副产品的市场调研、技术开发、农业生产、成品加工、市场营销一条龙的公司。只有这样,土地才会真正发挥效益,实行规模经营,加大科技含量,降低运作成本,达到效益最大化,三到五年逐渐形成中国农业在世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农民的工作实行双向选择,可以继续在公司的领导下种地,也可以进入工厂,或者做产品营销等等,这样农民的工作可选择范围就大多了,而且,我们的大学生也可以进入农业企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6.2提倡个性营销 让农村进入市场
农村就一定是农民居住的地方吗?中国过去有句俗话,穷居闹市富居乡,这句话说明了富人的需求是安静、自然、清新。可是现在,富裕的人并没有住在农村,也不愿到农村,这就是我们的农村经营没到位的表现,有了有效的机制,有了准确的目标市场,我们的农村经营就有方向了。
看看现在经营得很不错的农村,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山里的、平原的、海边的,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等。巴东的神农溪漂流,八峰的氨基酸,南街村的方便面,温州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是特色,这说明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定位。事实上,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应该采用适合这个地方的经营方法。针对一个地方,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公司在为一个小小的产品做营销策划,现在为什么不能为农村做一个营销策划,政府可以把营销方案作为投标的一个部分,这样把农村推向市场,让会经营的人来经营农村,让有钱的人来投资农村,甚至让外商来经营农村。这样,我们的农民才会有事做,才会有饭吃。公司成立了,国家只管收税和下拨地方山水林田路的治理费,或者企业多少年不交税完成国家下达的治理指标。
6.3开通人流渠道 让农民进入市场
现在的农民是一心挂两头,又想到城市去挣钱,又想到回农村去种田,结果是一项也没做好,当然就做不专了。时常有农民把积累的钱拿出去到城市打工,因为时间短、信息不畅,还没找到工作又到了农忙季节,回到家里,钱用完了,工没打,一年四季这样几个回合就过去了。农民进入市场还有个过程,那就是农民进入什么样的市场,怎样进入市场。如果只强调农民要进城,我们的城市住房、交通、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都会出现混乱现象。事实上,在农村都不能生存的农民在城市就更难生存。因此,我们要为农民开通渠道,是种地(在新成立的公司),还是当搬运工等,或是先培训再就业,培训什么,怎么培训,在哪里培训,现在的家政公司就做得不错,如果把这一系列的工作交给劳务公司、培训公司来办理,一定能办好。
 
7."三农"营销的现实意义
 
营销,在今天,已渗入各个行业,各类人群。在中国进入WTO的今天,中国农业承受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八亿农民要吃饭的压力,一方面是国际竞争的压力。面对世界大市场,只有营销才能为其找到目标市场,实行差异化营销,分析国际市场需求,寻找国内市场机会,找出自我优势,形成中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内,让农民摆脱束缚,进入市场,创造机会,培训就业,学以致用,各尽所能,轻装疾进,使农民与工人、与知识分子一样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完成择业创业的选择。同时,也为农村的经营带来更大的机会,彰显农村个性,发挥地理优势,繁荣民族文化,让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流入农村,为建设新农村而组织一切可以组织的资源,从而缩小城乡差别。于是,我们的政府也能轻装疾进,更不用家家到户户落去收农税了,而是只需要收公司的经营税,从而达到简政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上海农业网
2. 新华网 张旭东 刘羊旸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果显著 减负逾30% 》 2004-07-06
3. 胡鞍钢:《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
4. 赵中生、李勇:《中国城市营销实战》
5. 雷明雏 《顶尖策划》上册 98
6. 秦晖:"税费改革、村民自治与强干弱支: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选择",《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7. 刘书明:"减轻农民负担新论",《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8. 徐勇:"县政、乡派与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
9. 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0.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
11.Robert J.Dolan ,David Glen Mick ,Susan Dobscha : 《Marketing Strategy》
12. http://www.china-village.org 中国农村网
 
 
 
 

推荐
我们用智慧和真情打造人格魅力! ---大贵诚
类别:品牌营销 |   浏览数(2099)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